11月5日的常德日报二版刊登了一条让人欣慰的稿件《英雄刘建华好人有好运》。说的是10月31日在沅江下水救人不留名的刘建华,受到阿里巴巴和滴滴出行的奖励,而且被我市首个国家级制造企业“单项冠军”、我市首家国家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——湖南飞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录用为销售工程师。一个因为疫情影响回乡开滴滴谋生的中年人,因为一个自发的善举,获得本土企业一个很有前景的工作,自然是皆大欢喜。这种鼓励人心向善的温度更彰显了常德这座城市的气度。
回溯一下这个新闻的前因,我们可以看到常德这座城市的温度与气度。当日刘建华下水救人,就有江边垂钓的人协助,而且还被拍了视频传播。一条寻找救人英雄的视频经过常德日报抖音号和微信视频号发布后,短短24小时浏览量突破60万,整个常德城开始了寻找英雄的接力。找到英雄后,又有好心人牵线安排常德日报记者专访。整个过程,常德市民自发参与的热情就像某广告中所说“椰风挡不住”。这说明了什么?说明了自古以来崇尚道德的常德人,一直没有忘记常德这个地名的来历,也许很多人不知道“为天下溪,常德不离”,但他们知道常德是因为远古大德善卷,才有了常德这个名字。“平生不解藏人善,到处逢人说项斯”,常德人对善良的津津乐道,对善良的向往与践行,正是常德这座城市明亮的底色,也是常德这座城市的温度与气度。
常德一直以来不缺少平民英雄。仅仅从常德日报这个媒体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诞生开始,就报道过不少。八十年代末期的“刘作发现象”,曾经引发湖南日报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讨论,至今尚有余波;九十年代中期的胡远来,常德日报报道的主题是“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”;还有诸如九八抗洪中的平民英雄李代新,舍弃家产,一条汪洋中的小船,救了众多被洪水围困的乡亲;今年7月末到8月中旬的紧急疫情,一位姓周的女士紧急报告,有关部门紧急行动,短时间内就阻断了疫情的传播……懂大义,识大体,美好的道德意识薪火传承,常德市民朴实而大度,常德这座城市也因此在令人惊叹的颜值之外,还有着令人赞美的气质。
有着“西楚唇齿,黔川咽喉”之称的常德,有着多样化和包容性的文化,这方水土孕育的常德市民,有着特别的温度和气度。这是我们的文化优势,也应该可以支撑我们的文化自信。我们有理由去擦亮我们的文化名片,有理由继续提升我们的温度,也有理由继续升华我们的气度。
我仿佛看到,一个繁华美丽雍容大度的常德正在向我们走来。